人大附中官网讯(记者 马畅蓬)10月17日下午4:30,人大附中语文教研组举行了第二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专家郑国民教授作专题报告。教研组长王艳老师主持会议,教研组全体老师出席。
本次报告题为《落实核心素养——中学语文专题教学》。首先,郑教授从语文核心素养的架构出发解读了我国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新路向、新图景,以及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改革亟待关注的关键领域。
接着,他针对语文教学中普遍出现的内容碎片化、教学形态同质化、思维培养浅表化问题提出了专题教学主张和实施路径。他强调:“语文专题教学是一线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直觉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是在困惑与迷茫的教育场域中所展开的积极突围,也是对自我教学经验的否定与超越。”
在专题教学的设计上,郑教授通过具体的课程设计向语文老师们展示了专题教学的多元性和鲜活性。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活动组织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从碎片化的讲解转变为对整本书的关注;要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效率转变为注重知识建构的质量。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郑教授重点强调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语文课堂需要真实的情境,需要任务群的驱动。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思考深度,学生的写作才能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报告结束后,新初一和新高一的老师们还围绕小组讨论的效率、任务群的不确定性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郑老师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打破长期以来学生唯书本是听,唯教师是从的传统。而作为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独特价值在于引导,引导学生不断向核心问题聚焦,向核心素养聚焦,使语文课堂逐渐从模糊到清醒,从质疑到认同,从理解到感染,最终完成自我超越。
此次活动,郑国民教授与老师们细致分析了新课改的新要求,阐释了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全体与会老师表示收益良多,为接下来的教学注入了新能量。
活动最后,教研组长王艳老师热情郑国民教授指导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校建设,并向郑教授赠送了聘书。